腸病毒初期症狀:大人小孩不同!疫苗費用、多久好、5食物更快好

腸病毒初期症狀:大人小孩不同!疫苗費用、多久好、5食物更快好

目錄
腸病毒初期症狀?大人兒童多久會好?專家:5大飲食原則更快好

專家審稿 潘品嘉 營養師|豐傑專家團隊 編輯

腸病毒初期症狀有哪些?多久會好?疫苗費用多少?腸病毒是幼兒常見的傳染病,在每年5月底至6月中達到感染高峰,有時也會感染大人,究竟腸病毒該如何預防?飲食該怎麼吃比較快好?營養師一次為你解答!

《豐傑生醫》營養師為您解析:大人與兒童的腸病毒症狀差異、感染多久會好、腸病毒潛伏期及傳染途徑,以及5大飲食原則。

一、腸病毒介紹

腸病毒是濾過性病毒的一種,主要影響消化系統,尤其是腸道。它分為人類腸病毒 A、B、C、D型等,病毒基因型總共有100多種以上,其中腸病毒 71 型被歸類為「腸病毒 A 型」且致死率最高,而新生兒腸病毒感染的最常見病毒型為「伊科病毒」和「克沙奇B型病毒」。

而2024年國內腸病毒的急診人數,更創下近10年來同期最高。腸病毒以4~9月為主要流行期,並通常在5月底~6月中達到高峰。腸病毒感染者大多為兒童,症狀包括腹痛、嘔吐、腹瀉和發燒等,通常在一周左右便會自行緩解,症狀嚴重則需要就醫治療。預防措施包括勤洗手、避免飲用未經消毒的水源,且避免接觸已感染者。

 

二、腸病毒初期症狀:大人、兒童、嬰兒都不同!

腸病毒初期症狀,在大人、兒童和嬰兒身上可能有所不同。根據《衛生福利部》指出,無論大人、嬰幼兒,大多數感染者沒有症狀,或是出現典型的腸病毒症狀,包含:口腔、手掌、腳掌出現水泡、潰瘍,以及發燒。

一般來說,感染病毒後3~5天會出現症狀,病程為7~10天,大部分病例過了幾天之後就會自然痊癒。極少數個案有可能會出現嚴重併發症,如:無菌性腦膜炎、腦炎、心肌炎、心包膜炎、肺炎、麻痺等。

(一)大人腸病毒初期症狀

彰化醫院》指出,大人免疫力較強,腸病毒症狀通常不嚴重。大人的腸病毒症狀有別於兒童,常會出現「黏膜化膿」的狀況,像是喉嚨、口腔出現水泡與化膿,並出現「刀割般」的劇烈疼痛,症狀如下:

  1. 喉嚨痛如刀割

  2. 喉嚨與口腔長水泡、化膿

  3. 手腳出現紅疹(通常是細小的紅疹,剛開始不容易察覺)

  4. 輕微發燒(38度以上)

  5. 拉肚子

需要注意的是,有些大人可能會因感染腸病毒,而出現嚴重併發症,如心肌炎等,因此,一旦家中孩童感染腸病毒,大人也要隨之警戒。且在痊癒後,腸病毒還會隨著糞便排出達數週之久,因此仍要持續勤洗手,注意個人衛生,避免傳染給家中的嬰幼兒。

大人腸病毒初期症狀:喉嚨痛如刀割、喉嚨與口腔長水泡、化膿、手腳出現紅疹、輕微發燒(38度以上)、拉肚子

(二)兒童腸病毒症狀

兒童感染腸病毒時,常見的症狀包括身體出現小水泡、長疹子、發燒、嘔吐,以及喉嚨部位可能出現小水泡或潰瘍。因此家長應該留意並及時就醫,常見症狀如下:

  1. 發燒

  2. 頭痛

  3. 胸部突發性疼痛

  4. 反胃、嘔吐、腹瀉

  5. 皮膚出現小水泡與疹子

  6. 喉嚨處出現小水泡或潰瘍

  7. 喉嚨懸雍垂(喉嚨鐘)和後咽壁有明顯白色病灶

兒童腸病毒症狀:發燒、頭痛、胸部突發性疼痛、反胃、嘔吐、腹瀉、皮膚出現小水泡與疹子、喉嚨處出現小水泡或潰瘍、喉嚨懸雍垂(喉嚨鐘)和後咽壁有明顯白色病灶

(三)嬰兒腸病毒症狀

新生兒出現發燒、活力不佳、食慾降低的情形時,可能是腸病毒感染的初期徵兆,應儘速帶至醫院及時接受治療,避免病情惡化。嬰兒腸病毒的常見症狀如下:

  1. 發燒

  2. 躁動不安

  3. 餵食不佳

  4. 嗜睡

嬰兒腸病毒症狀:發燒、躁動不安、餵食不佳、嗜睡、發紺或膚色蒼白、肌張力低下或過高、腸胃症狀、黃疸、出血點、抽搐

兒童、嬰兒腸病毒7大症狀總表

No

臨床表現

症狀(疹子部位)

病程

腸病毒類型

1

疱疹性咽峽炎

突發性發燒、嘔吐、咽峽部(喉嚨)出現小水泡或潰瘍

4~6天

A型克沙奇病毒

2

手口足病

發燒、身體出現小水泡與疹子:

  • 水泡部位:主要為口腔及舌頭,其次為上顎、牙齦和嘴唇。

  • 疹子位置:出現於四肢,例如手掌、腳掌。

7~10天

A型克沙奇病毒

腸病毒71型

3

發燒合併皮疹

發燒,身體皮膚出現斑丘疹狀的疹子,有時會出現小水泡

不一定

A、B、C、D型

4

流行性肌肋痛

胸部突發陣發性疼痛、發燒、頭痛、噁心、嘔吐、腹瀉

7天

B型克沙奇病毒

 

 

5

急性淋巴結性咽炎

發燒、頭痛、喉嚨痛、喉嚨懸雍垂和後咽壁有明顯白色病灶

4~14天

腸病毒A型

6

新生兒腸病毒感染

初期症狀包括發燒、食慾不佳、活動力下降、躁動不安、腹瀉、嘔吐、皮膚出現疹子(不限定部位)

不一定

B型克沙奇病毒

伊科病毒

7

嬰兒急性心肌炎

突發性呼吸困難、蒼白、發紺、嘔吐。

初期容易誤判為肺炎,病情惡化後,心跳會加快,演變為心臟衰竭;成人感染後恐演變為心包膜炎

不一定

B型克沙奇病毒

資料來源: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

三、腸病毒「大人、兒童、新生兒」重症4大症狀

大人、兒童或嬰兒,感染腸病毒後的5天內,照顧者要特別注意病情變化,如果出現以下的重症4大症狀,請務必立即送到大醫院治療,以免引發嚴重併發症:

  1. 持續嘔吐

  2. 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

  3. 活動力降低,出現嗜睡、意識不清、活力不佳、手腳無力

  4. 肌躍型抽搐,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

如果這些症狀如未及時處理,可能會在幾小時或1~2天演變成嚴重併發症,甚至影響中樞神經,建議立即就醫,避免影響腦部而錯過黃金治療時機。

腸病毒重症4大症狀:持續嘔吐、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、活動力降低、肌躍型抽搐

嬰兒腸病毒重症:有5大併發症

根據《衛生福利部》的說明,當嬰兒出現以下併發症時,即為「嬰兒腸病毒重症」:

  • 心肌炎

  • 肝炎

  • 腦炎

  • 新生兒敗血症

當新生兒出現敗血症、心肌炎、肝炎合併凝血功能異常、腦炎等,則可稱為新生兒腸病毒重症

 

四、腸病毒會傳染嗎?腸病毒4大傳染途徑

人類是腸病毒唯一的傳染來源,腸病毒傳染途徑主要有以下4種:

  • 腸胃道傳染
    主要透過糞口、水或食物污染而傳播

  • 呼吸道傳染
    通過飛沫、咳嗽或打噴嚏等途徑傳染

  • 皮膚接觸傳染
    接觸患者皮膚水泡的液體而受到感染

  • 新生兒傳染
    新生兒可以透過胎盤、孕婦分娩過程或產後人際接觸等途徑,感染腸病毒

需要注意的是,在發病前數天,病毒已經存在於喉嚨和糞便中,此時即有傳染力,在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強;而患者也可持續經由腸道釋出病毒,時間能持續長達8~12週之久。

腸病毒4大傳染途徑:腸胃道、呼吸道、接觸感染者、新生兒胎盤、產道或產後感染

五、腸病毒疫苗有哪些?哪裡打、價格、補助一次看

台灣已有國產腸病毒71型疫苗,包括「高端」和「國光/安特羅」兩款,適用於2個月至6歲的嬰幼兒。 然而,針對預防腸病毒71型重症,而非預防所有腸病毒型別的感染。 接種疫苗後,仍需維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。 

  • 適用對象:滿2個月以上至未滿6歲的嬰幼兒。 
  • 接種劑次
    • 高端腸病毒71型疫苗:2個月以上至2歲的嬰幼兒接種3劑(2+1劑),2歲至6歲兒童共施打2劑。 
    • 國光/安特羅腸病毒71型疫苗:接種2劑。

 

(一)腸病毒疫苗價格

  • 國光/安特羅:每劑價格約3,600~4,000元,需打2劑
  • 高端:每劑價格約4,300元,需打2或3劑

 

(二)腸病毒疫苗哪裡打?

可致電到各縣市醫療院所或診所確認是否有提供腸病毒疫苗接踵。以下整理各縣市政府目前有公布的腸病毒疫苗名單:

 

 

(三)腸病毒疫苗補助有哪些?

目前臺北市、新北市、高雄市、基隆市、金門縣針對特定族群,提供腸病毒疫苗補助,以下整理相關資訊給大家參考:

縣市

實施起始時間

補助對象

補助內容與劑數說明

臺北市

截至 113/2024 年第二類醫療補助資格 + 關愛之家兒童腸病毒第1、2劑全額、恩穩健第3劑視條件補助(最高 3 劑)

新北市

2025.5.23 起3 歲以下低/中低收入戶公費疫苗,最多 3 劑(依年齡)

高雄市

2025.5.27–12.202 月至 2 歲以下低收入戶或收容兒童2–3 劑全額補助,合約院所施打,僅掛號及處置費另計

基隆市

2025.5.7 起2 月至 3 歲以下低/中低收入戶71 型疫苗 2–3 劑免費施打

金門縣

2024 年2 月至 6 歲以下低/中低收入、身障或大病幼童高端(安拓伏)疫苗 2 劑全額補助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六、腸病毒潛伏期有幾天?小孩、大人感染腸病毒多久會好?

感染腸病毒後,病毒會在體內潛伏約3~5天,患者就會開始出現症狀。

多數小孩、大人的腸病毒患者,通常會在發病後7~10天內自行痊癒,僅有少數患者會出現嚴重併發症。須注意的是,腸病毒感染症目前並沒有特效藥,只能採取支持療法(如退燒、止咳、打點滴等)緩解症狀。及時就醫和適當的護理是關鍵。

 

七、腸病毒停課標準?這3種狀況就要停課

根據衛福部疾管署指出,目前各縣市的停課標準並不一致,因為各地方政府可依據傳染病防治法,訂定符合轄內需求的停課標準;但若有以下狀況,幼兒園、托嬰中心等學前教托育機構應採取停課措施: 

  1. 停課標準1.有腸病毒71型流行疫情
    當年度發生腸病毒71型流行疫情,當機構內同一班級在1週內有2名以上幼童,經醫師診斷為腸病毒感染(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峽炎等)時,該班級應停課7天。

  2. 停課標準2.無腸病毒71型流行疫情,但有腸病毒71型個案
    學校機構所在的鄉鎮市區,有「腸病毒71型檢驗陽性個案」或「年齡3個月以上的腸病毒重症個案」時,該機構內同一班級,在1週內有2名以上幼童,經醫師診斷為腸病毒感染(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峽炎等)時,該班級應停課7天。

  3. 停課標準3.有腸病毒重症個案,且檢出腸病毒D68型
    當機構內發生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通報個案,且個案檢出腸病毒D68型時,該個案就讀之班級應停課7天。
     

八、大人得腸病毒可以上班嗎?隔離天數?

若大人感染腸病毒,並無強制隔離規定,可視症狀情況決定是否需要上班;不過,腸病毒傳染力極強,若感染後仍需上班務必戴口罩。

 

九、腸病毒吃什麼比較快好?營養師:飲食多吃這5恢復快!

若家中有大人或孩童感染上腸病毒時,口腔舌面出現水泡,破掉形成潰瘍時吃東西會疼痛,在此階段飲食方面應該要注意5大原則:

  1. 選擇軟流質食物
    碗粿、蛋花粥、麵線糊、餛飩麵、米苔目、羹麵、南瓜濃湯。

  2. 增加高熱量食物
    用牛奶、豆漿或優酪乳等浸泡饅頭、吐司、麵包、餅乾等食物,再以湯匙餵食,增加熱量攝取。

  3. 選擇高蛋白質點心
    冰茶碗蒸、豆腐、冰豆花、布丁、奶酪、優格、優酪乳。

  4. 選擇高營養果汁
    芭樂汁、蘋果汁、西瓜汁、芒果汁、哈密瓜汁。

  5. 注意補充水份與電解質
    建議飲水和飲用電解質液,以防止兒童因厭食或嘔吐導致的脫水。
    此外,進食時應維持食物的冰涼或放涼後再食用,有助於吞嚥,且能減輕進食引發的疼痛。

腸病毒可以吃什麼?:、軟流質食物、高熱量食物、高蛋白質點心、高維生素C果汁、水份與電解質

腸病毒不能吃什麼?營養師:飲食4大禁忌

為了減輕腸病毒所引起的「口腔潰瘍」症狀,營養師建議飲食須避免4大禁忌食物:

  1. 熱燙食物:熱湯、熱食

  2. 油炸食物:炸雞、薯條、洋芋片

  3. 堅硬食物:堅果、蘋果、水梨、芭樂

  4. 刺激性食物:酸或辣的食物,如橘子、奇異果
     

十、腸病毒「嘔吐、嘴破、拉肚子」?營養師推5大保健食品

營養師整理出可幫助維持消化道機能、調節生理機能的5大保健品,提供讀者日常健康維持的營養補給:

  1. 益生菌
    可改變細菌叢生態、調節生理機能,健康維持的效果。營養師建議可補充「無添加」的益生菌,避免造成刺激。要補充前建議先諮詢醫師,在急性腹瀉期、重症時應避免攝取,若醫師評估可以搭配益生菌,記得要與藥物間隔2小時,以免與藥物成分產生交互作用。

  2. 維生素C
    可促進膠原蛋白的形成,有助於傷口癒合,維持牙齦與皮膚的正常功能。

  3. 維生素B群
    維生素3(菸鹼素)可增進皮膚、神經系統、黏膜及消化系統的健康;維生素B7(生物素)能增進皮膚和黏膜的健康;維生素B5(泛酸)則有助增進皮膚和黏膜的健康。

  4. 維生素A或β-胡蘿蔔素
    維生素A或β-胡蘿蔔素不僅有助於維持在暗處的視覺,也可以增進皮膚與黏膜的健康。

  5. 藻精蛋白
    藻精蛋白是近幾年興起的保健品,有助增強體力,達到滋補強身的效果,適合需要調節生理機能的族群。
     

十一、腸病毒預防7大方法

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,但可透過簡單的衛生保健動作,有效降低感染的機會,以下介紹腸病毒的預防7大方法:

  1. 勤洗手
    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。

  2. 維持衛生
    維持居家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。

  3. 均衡飲食
    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,以提升免疫力。

  4. 儘速就醫
    生病時,應儘速就醫,請假在家多休息。

  5. 清潔玩具
    兒童玩具(尤其是帶毛的玩具)經常清洗、消毒。

  6. 避免共食
    將患者的飲食、飲水與患者的分開處理,避免交互感染。

  7. 少去人多場所
    流行期間,避免出入人潮擁擠,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。

腸病毒預防7大方法:勤洗手、維持衛生、均衡飲食、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、儘速就醫、經常清潔玩具、避免共食、少去人多場所

十二、腸病毒常見QA問題

Q1.腸病毒反覆發燒怎麼辦?

感染腸病毒後,若出現連續3天發燒至攝氏39~40度的現象,建議前往醫療院所進一步檢查或治療,尤其是3歲以下孩童,是重症高危險群,須特別留意。
 

Q2.腸病毒看什麼科?小孩、大人不一樣!

若嬰幼兒疑似感染腸病毒,建議優先至「小兒科」就診,讓醫師進行全方位的檢查與判斷,若有需要再由醫師轉診給其他專科,以減少看錯科的機率。若是超過18歲的大人,疑似感染腸病毒,可至「耳鼻喉科」、「家醫科」或「內科」就診。
 

Q3.腸病毒藥物有哪些?

腸病毒目前「尚無特效藥」可治療,因此在治療方面,醫師主要是針對症狀進行「支持性療法」,如退燒、緩解咳嗽等症狀,多數患者在感染後7~10天內會自行康復。
 

Q4.腸病毒要到學校上課嗎?

根據衛福部疾管署資料,目前各縣市的停課標準並不一致,因此須依據各地方政府的規定;不過,若出現下狀況,幼兒園、托嬰中心等學前教托育機構,應實施停課7天: 

  1. 有腸病毒71型流行疫情時
    同一班級在1週內,有2名以上幼童,經醫師診斷為「腸病毒感染」,該班級應停課7天。

  2. 無腸病毒71型流行疫情,但有腸病毒71型個案
    學校所在的鄉鎮市區,有「腸病毒71型檢驗陽性個案」或「年齡在3個月以上的腸病毒重症個案」時,當機構內同一班級在1週內有2名以上幼童,經醫師診斷為腸病毒感染(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峽炎等)時,該班級應停課7天。

  3. 有腸病毒重症個案,且檢出腸病毒D68型
    學校發生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通報個案,且個案檢出腸病毒D68型時,該個案就讀之班級應停課7天。
     

Q5.腸病毒可以吃什麼水果?可以吃香蕉嗎?

感染腸病毒時,因口腔潰瘍入口困難,建議補充「質地較軟、不會過酸」的水果,以免造成傷口不適,例如:西瓜、葡萄、芒果等水果,香蕉也可以吃,若真的難以下嚥,也可以榨成果汁喝,補充熱量和營養素,有助身體康復。
 

Q6.腸病毒吃益生菌能改善嗎?

雖然益生菌有助於健康維持,但對於腸病毒並無改善、治療之效果。因此,益生菌更適合日常攝取,而非腸病毒感染期間。在感染腸病毒時,並不適合補充益生菌,補充前務必諮詢醫師的建議。

 

Q5. 大人腸病毒可以上班嗎?

雖然成人感染腸病毒症狀通常較輕微,但仍具傳染力,尤其在發病後第一週傳染力最強。建議成人出現症狀時應避免出入公共場所與工作環境,居家休息、勤洗手,減少傳播風險,特別是當家中有孕婦與幼兒時,這樣做能有效保護周圍族群。

 

Q6. 大人腸病毒隔離天數?

目前無強制規定隔離,但安全起見,建議確診後在家休息一週。衛管署指出患者在發病前數天,即可能透過咽喉分泌物與糞便傳染,且傳染力在發病後一週最強,而腸道可能持續排出病毒達 8–12 週之久,即使症狀消失仍需留意傳染性。實務上建議至少自症狀出現後在家休息一週,並持續落實個人衛生與環境清潔,才較安全。

 

Q7. 大人腸病毒病程?多久會好?

疾病管制署指出,成人感染腸病毒後多呈現輕微類感冒症狀,像是發燒、喉嚨痛、口腔小潰瘍、皮疹等,常為自限性疾病 ;潛伏期一般約 3–5 天,症狀期通常維持約 1 週,少數可能延長至 10 天左右,若出現重症警訊,應立即就醫。

 

Q8. 腸病毒吃什麼比較快好?

營養師建議,腸病毒應以清淡、軟質食物為主,例如粥、清湯和水果泥,避免刺激性食物,並搭配充足水分與維生素,幫助免疫恢復與黏膜癒合。

 

Q9.腸病毒可以吃什麼水果?可以吃香蕉嗎?

感染腸病毒時,因口腔潰瘍入口困難,建議補充「質地較軟、不會過酸」的水果,以免造成傷口不適,例如:西瓜、葡萄、芒果等水果,香蕉也可以吃,若真的難以下嚥,也可以榨成果汁喝,補充熱量和營養素,有助身體康復。

 

Q10.腸病毒吃益生菌能改善嗎?

雖然益生菌有助於健康維持,但對於腸病毒並無改善、治療之效果。因此,益生菌更適合日常攝取,而非腸病毒感染期間。在感染腸病毒時,並不適合補充益生菌,補充前務必諮詢醫師的建議。

 

Q11.腸病毒手足口病是什麼?

手足口病是腸病毒感染中最常見的型態之一,通常由克沙奇A型或腸病毒71型引起。主要症狀為手掌、腳底及口腔內出現紅疹或小水泡,並伴隨發燒、喉嚨痛。多數為輕症,約7至10天可自癒,但幼童仍需觀察是否出現嗜睡、抽搐等重症警訊。

 

Q12.腸病毒初期口腔症狀什麼?

腸病毒感染初期常見發燒與咽喉疼痛,之後口腔內會出現像白點的小水泡,位置可能在牙齦、嘴唇或臉頰內側。這些水泡破裂後形成潰瘍,讓孩子吃東西或喝水時會覺得疼痛。若症狀加劇或無法進食,應及早就醫,避免脫水。

 

Q13.腸病毒口腔白點是什麼?

腸病毒的「白點」其實是黏膜上的小水泡,初期看起來像白色斑點,之後會潰爛形成嘴破。這些病灶多出現在舌頭、牙齦、口腔內側或咽喉,會造成明顯疼痛。雖然通常一到兩週可痊癒,但需避免辛辣或酸的食物刺激,幫助孩子舒緩不適。

 

Q14.腸病毒嘴破多久會好?

腸病毒造成的口腔潰瘍多在 7 至 10 天內逐漸癒合,期間可給孩子補充水分、選擇較軟的食物,避免鹽分或酸性飲食加重疼痛。若孩子出現拒絕進食、嗜睡或活動力下降,應立即就醫,因為可能是重症徵兆。

 

Q15.腸病毒疹子部位?

腸病毒的疹子常出現在手掌、腳底及臀部,有時也會分布在膝蓋、手肘或生殖部位。疹子多為紅斑或水泡狀,通常不癢,但可能讓孩子覺得痛。若僅有皮疹但精神活動正常,通常屬輕症,可以在家觀察。

 

Q16.腸病毒疹子何時會消?

腸病毒的皮疹多在感染後 7 至 10 天逐漸消退,與口腔潰瘍相近的病程。過程中不需特別擦藥,保持皮膚清潔即可,避免讓孩子抓破導致細菌感染。若疹子擴散或伴隨高燒、神經系統症狀,建議立即送醫檢查。

 

腸病毒飲食、預防有疑問?營養師線上諮詢為你解惑!

看完上述腸病毒的介紹後,對飲食以及預防方式仍有疑問嗎?《豐傑生醫》提供免費營養師線上諮詢,為你解惑腸病毒大大小小的問題!

營養師免費線上一對一諮詢

 

限時綁定優惠,加入豐傑生醫 LINE 好友獨享

關於豐傑生醫

始於天然,真正有感

豐傑生醫是台灣MIT品牌,由專業營養師與研發師攜手打造,致力於研發天然植萃保健與保養品。我們堅持以品質安心 | 專業安心 | 購物安心 三大承諾,用心打造每一款產品,嚴選純淨配方,屏除433項不必要的添加物,以大自然的純淨力量,讓你在面對生活的變化與挑戰時,都能以最健康、自在的狀態迎接每一天。

參考文獻

  1. 腸病毒(衛福部疾管署)
  2. 腸病毒(衛福部疾管署)
  3. 腸病毒不是小孩專利 大人也會感染(衛福部基隆醫院) 
  4. 腸病毒介紹(台南市政府衛生局)
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