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刷酸」拯救你的痘痘粉刺!「酸類保養品」挑選方法、刷酸步驟全公開!

「刷酸」拯救你的痘痘粉刺!「酸類保養品」挑選方法、刷酸步驟全公開!

目錄

「刷酸」專家傳授刷酸保養品的挑選方法

作者 蔡沛澐/皮皮 化妝品配方師

近期「刷酸」正夯,許多人開始透過「酸類保養品」來改善肌膚痘痘、粉刺問題,讓專家帶你了解刷酸是什麼,以及刷酸種類「果酸、杏仁酸、水楊酸」有什麼不同。要選對刷酸產品,必須遵從2大挑選原則,並且、刷酸使用時,最好依照建議步驟實行,這篇對於想要更新角質、加強代謝的你,將是相當實用的一篇。

一、刷酸是什麼?真的可以改善痘痘粉刺嗎?

刷酸也被稱為「化學性去角質」,是指使用含有酸類成分(例如:果酸、杏仁酸、水楊酸)的護膚品,「刷塗」在臉上,停留數秒的時間,目的就是在短時間內幫助肌膚加速代謝,幫助去除老廢角質、改善痘痘粉刺、減少皮膚暗沉等。

刷酸為什麼能夠改善痘痘粉刺問題呢?

主要在於酸類成分具有優秀的代謝效果。當角質代謝失調時,毛孔易被堵塞,內部物質難以正常排出,從而造成粉刺和痘痘的形成,長期下來還會伴隨毛孔粗大的問題,利用酸類保養,能幫助角質代謝,順利煥膚。

所謂「刷酸」,是一種快速煥膚的保養方式,不僅是醫美場所愛用,民眾也會購買「酸類保養品」來進行居家刷酸,藉此改善惱人的痘痘問題。
 

二、刷酸怎麼挑?必知的酸類保養品「2大挑選原則」

進行刷酸保養時,如果選擇錯誤的酸類保養品,不僅達不到預期的效果,更有很大的機率會導致皮膚不適、紅腫、乾燥,甚至導致炎症。接下來將由專家解析酸類保養品的兩大挑選原則:

挑選原則1:選擇適合的酸性成分

不同的酸性成分,適用的膚質及對應的功效都有所不同,以下分析四種常見酸性成分的特色,讓你在挑選酸類保養品時,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進行判斷:

果酸

  • 適用膚質:乾性膚質、中性膚質、斑點、鼻頭粉刺
  • 特性:小分子水溶性
  • 常見濃度:5%-10%

果酸為小分子的水溶性分子,甘醇酸、乳酸、杏仁酸、酒石酸、蘋果酸皆屬於果酸的一種,目前消費者可以購買並使用的果酸濃度,僅能作用於表層,但因其分子較小、刺激性高,容易滲透到肌膚深層,因此不建議敏感肌使用。

雖然可以加速表層角質代謝,但不能滲透堵塞的毛孔,所以對於痘痘、粉刺的改善效果不顯著。不過果酸可增加皮膚的黏多醣含量,具有保濕的功能,適合乾性膚質使用。

杏仁酸

  • 適用膚質:所有膚質、有粉刺痘痘、想要美白的民眾
  • 特性:大分子脂溶性
  • 常見濃度:6%-20%

杏仁酸屬於果酸的一種,但它是大分子脂溶性成分,所以與同為脂溶性的皮膚角質層能更好的結合,不會快速進入肌膚造成刺激,為酸性成分中最為溫和的

其對於促進角質代謝效果顯著,同時具有美白功效,可以同時調理痘痘及痘疤的問題,適用於大部分的膚質,也因此杏仁酸近幾年成為大家刷酸的第一首選。

水楊酸

  • 適用膚質:油性膚質、黑頭粉刺、毛孔角化症的狀況,可使用水楊酸沐浴露
  • 特性:中分子脂溶性
  • 常見濃度:0.5%-2%

水楊酸為中分子的脂溶性成分,相較於杏仁酸,可以作用於肌膚的深度較深,且滲透速度較快,但刺激性較高,過高濃度的水楊酸具有破壞性,因此在保養品的使用上有限定濃度。

因水楊酸對於老廢角質的代謝、抗痘效果很好,經過皮膚科醫生認證,可以改善手臂、大腿的毛孔角化,因此水楊酸非常適合添加於沐浴產品內,幫助全身肌膚進行全面的調理。

外用A酸 (屬於處方用藥,不得加入保養品中)

  • 適用膚質:有痘痘、開放性/閉鎖性粉刺的狀況
  • 特性:大分子脂溶性
  • 常見濃度:0.025%-0.3%

外用A酸是一種強力的角質溶解劑,刺激性高,因此現今法規規定,不可添加於保養品中,須遵醫師的指示來使用。

A酸能促進角質正常角化,可以改善開放性或閉鎖型粉刺、痘痘等,另外要注意A酸沒有抑制皮脂分泌的功能,因此不適合做為調節皮膚出油的用途。

總結:以產品刺激性來說,依序是杏仁酸<水楊酸<果酸<A酸,若以需求建議而言,產品分類如下:

  • 代謝老廢角質、淡斑、鼻頭粉刺需求:果酸/杏仁酸
  • 消除痘痘、去粉刺需求:水楊酸/杏仁酸
  • 毛孔角化症:水楊酸

*由於A酸為處方用藥,因此不在建議使用的名單內

(延伸閱讀:水楊酸、杏仁酸、果酸有什麼差別?酸類保養品挑選方法大公開!

挑選原則2:酸鹼值4.5-5.5 才能有感又溫和!

許多業者即使在產品中添加了高濃度的酸性成分,為了確保產品溫和,會額外提高產品的pH值(偏鹼性),然而,若是產品的酸鹼值,超過我們皮膚自身的酸鹼值 pH5.5,代謝效果就會大打折扣。

因此,挑選酸類保養品要挑選pH 4.5-5.5!

既能保有酸性成分的功效,又能避免肌膚敏感不適的情形。

 

三、酸類保養怎麼做?刷酸步驟5 Steps大公開

刷酸煥膚可以使老廢角質加速剝落,為破壞性療法之一,因此建議在選擇刷酸「前一週」停止使用任何去角質產品,讓皮膚有足夠厚的角質層來應對酸性成分,以避免紅、腫、痛、癢...等情況。

當肌膚屏障狀態良好時,即可進行以下五個刷酸步驟:

刷酸步驟1:敏感測試

在全臉刷酸前,可以先將產品少量塗抹在肌膚比較脆弱的部位(例如:耳後、手臂內側)進行敏感性測試,可以降低過敏的機率。

刷酸步驟2:溫和清潔

請選擇「胺基酸劑型」的產品將面部清潔乾淨,因為一開始刷酸會影響角質層的厚度,若是使用刺激型的清潔產品(例如:SLS、SLES)容易過度清潔,使屏障受損。

刷酸步驟3:使用酸類保養品

刷酸根據產品的劑型不同,所使用的方法也有差別,常見的酸類保養品為:化妝水、精華液,這兩者主要差別在於稠度,化妝水的流動力高於精華液,下面介紹這兩種劑型的刷酸手法(擇一使用即可):

  • 酸類化妝水
    特點:流動力高,較為清爽,可用於「全臉」調理
    步驟:將其倒在化妝棉上,並濕敷有痘痘、粉刺困擾處5-10分鐘,若是肌膚有刺癢的情形出現,建議用清水清洗掉再進行後續保養,如果沒有的話接續進行後續保養即可。
  • 酸類精華液
    特點:流動力中,較為保濕,可用於「針對性」調理
    步驟:在擦乾面部後,將酸類精華液塗抹全臉後,再針對想要加強改善的部位進行第二次的疊加,待其吸收後,即可進行後續保養。

刷酸步驟4:加強保濕、修護

刷酸後的肌膚會比較缺水、敏感,因此做好刷酸後保養非常重要,建議選用保濕修護的產品,幫助肌膚角質後續的調理。

刷酸步驟5:每天防曬

這時的肌膚對於紫外線抵禦力較差,建議同時使用溫和的化學性防曬(例如:寶寶專用防曬乳)和物理性防曬(例如:防曬口罩、遮陽傘...等),給予肌膚最全面的防護。

刷酸的步驟:敏感測試、溫和清潔、酸類保養品、保濕、防曬

「刷酸」的使用頻率,由於各品牌的保養品濃度、成分大不相同,建議依各產品使用方式為主。
 

以豐傑生醫「18%杏仁酸煥膚精華」的使用方式為例:

建議一周使用2-3次,於晚上使用,清潔臉部後將水分擦乾,沾取18%杏仁酸於臉上按壓,避開眼唇部位,待精華完全吸收後,後續可依次使用化妝水、精華液、乳霜,隔日早上需加強防曬。
 

四、酸類保養品注意事項有哪些?

(一)皮膚有狀況時勿用

因為酸類保養品具有一定的刺激性,所以當肌膚處於受損狀態(例如:傷口、泛紅、雷射...等)時,務必停用酸類保養品,著重於修護角質。

(二)出現脫屑、爆痘不要怕

剛開始使用酸類保養品時,有可能會短暫發生脫屑、爆痘的狀況,主要是因為酸類成分幫助肌膚代謝深層時,所造成的堵塞,基本上在使用一個月之後,這個情況會好轉很多。

若是長期使用後還沒有改善,可以先降低「使用頻率」及「酸類保養品濃度」,待肌膚建立耐受性後,再進行後續的調整。

(三)美白、抗老,這類功能性產品先停用

在肌膚角質狀態比較脆弱的情況下,使用過多的保養品反而會造成負擔,因此建議在刷酸後的一週,專注修護、保濕即可,美白、抗老相關功能性產品都先暫停使用,讓肌膚有喘息的空間。

(四)避免進出高溫場所

溫泉、三溫暖、烤箱...等環境溫度偏高,對於肌膚的刺激性也比較大,且高溫的水,會破壞肌膚屏障的完整性,使肌膚的修護期增長,嚴重者還有可能出現搔癢的情形。

酸類保養品的注意事項:皮膚有狀況(脫屑爆豆)勿用,美白抗老產品停用

 

酸類保養品推薦:FJ豐傑生醫【18%杏仁酸煥膚精華】居家煥膚首選!

豐傑生醫【18%杏仁酸煥膚精華】添加18%高濃度杏仁酸,配方師嚴格調配最佳pH值4.5-5.5,經過SGS認證抑制99.9%治痘因子「痤瘡丙酸桿菌」,有感溫和居家煥膚!

如果你正考慮透過刷酸來改善肌膚狀態,這瓶你絕對不能錯過!對產品有任何問題歡迎諮詢專業保養品研發師團隊。

痘痘、粉刺退散!人手一瓶的刷酸神器

歡迎點選下方圖片了解

豐傑生醫 18%杏仁酸換膚精華:代謝角質、收斂毛孔

 

關於豐傑生醫

豐傑生醫盼成為消費者信賴度第一的品牌。

我們想傳達給大家就是最真實且正確的保健概念,致力研究適合亞洲人的配方,選擇最自然健康的原料及天然植萃為主軸,選用最純粹的原料與配方,加上足量成分,真正做到幫助健康,讓您感受到有感、安全且專業。希望這些精心研發的產品,能由內而外守護全家人,成為消費者信賴度第一的品牌。

豐傑生醫專業團隊

參考文獻

  1. http://www.skin168.net/2015/10/AHA.html
  2. Salicylic acid as a peeling agent: a comprehensive review - PMC
  3. Salicylic Acid for Acne: Benefits, Dosages, and Side Effects
  4. Chemical peels for acne vulgaris: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
  5. Glycolic Acid Peels Versus Salicylic–Mandelic Acid Peels in Active Acne Vulgaris and Post-Acne Scarring and Hyperpigmentation: A Comparative Study
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