告別掉髮全指南:專家詳授「掉髮原因、改善、頭皮護理」!

告別掉髮全指南:專家詳授「掉髮原因、改善、頭皮護理」!

目錄

告別掉髮全指南:專家詳授「掉髮原因、改善、頭皮護理」!

專家審稿 朱靜慧 化妝品配方師豐傑專家團隊 編輯

你有容易掉髮的困擾嗎?洗完頭地上總是頭髮掉一堆?那很有可能是你根本沒洗對頭髮!大家都說頭髮是人的第二張臉,可以顯見頭髮之於人的重要性有多高。本文將帶你認識11個掉髮原因、改善掉髮的方法到選擇掉髮洗髮精的關鍵,幫助你全面了解和掌握保養的技巧。

一、掉髮正常嗎?為什麼會掉髮?

一般人的頭髮大約有十萬根左右,每根頭髮平均壽命約三年,頭髮每天大概生長0.3~0.4公厘(mm),一個月約長出一公分,夏天及青春期時,頭髮增長速度最快。頭髮有其固定的生長週期。由生長期到退化期再進入休眠期,稱為毛髮的生長週期,週期一到,頭髮便會自然脫落1

由於毛囊彼此週期並不同步,正常人類每天掉髮50~100根都算正常範圍,每天也都有掉髮及新生髮同時進行,所以我們不會覺得掉髮很明顯。但如果毛囊不再繼續生長或毛囊受損,便會使頭髮掉落得更明顯。因此,一旦發現每天掉髮超過100根且持續2或3個月以上,就需要開始注意了2

 

二、男性、女性掉髮原因大不同!掉髮階段大公開!

男女生掉髮的階段和原因,存在一些顯著的差異。化妝品研發師整理以下兩者差異的簡要分析。

(一)男人掉髮原因

男性掉髮通常與遺傳有關,這種狀況被稱為雄性禿3。根據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指出,雄性禿是最常見的男性掉髮形式之一。男性通常表現形態為髮際線往後移(常稱為M型禿),或是變成地中海型。
 

男性掉髮的年齡階段

男性的掉髮過程通常較為迅速,可能在幾年內,從稀疏快速發展到禿頭的狀況17

  • 20歲~30歲左右

    部分男性可能在20歲左右開始,出現早期的雄激素性禿髮跡象,尤其是有遺傳因素的情況下更為明顯。到了30歲,大約30%的男性會經歷一定程度的掉髮,如M型禿或頭頂禿。
     

  • 40歲~50歲以上

    掉髮的情況進一步加重。到40歲時,約有40%的男性會有明顯的掉髮問題。到50歲時,約有50%的男性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禿髮。
     

(二)女人掉髮原因

女性掉髮可能受到比男性更複雜的影響,且症狀相較於男性而言更加明顯,因此,女性雄性禿問題需要更多的關注和治療5

女性中年掉髮通常是因為更年期當雌激素和黃體素(Progesterone)分泌減少、雄性激素上升,進而導致頭髮生長緩慢、容易脫落。女性掉髮大多由頭頂分線處開始擴散,頭頂髮量慢慢稀疏,屬於「廣泛性落髮」,整體髮量變少、髮質變細。
 

女性掉髮的年齡階段

掉髮過程較為緩慢,可能持續多年,逐漸變得稀疏,但完全禿頂的情況較少見18

  • 30歲~40歲左右:
    部分女性可能在30歲左右開始出現頭髮變稀疏的情況,這與壓力、營養攝取不足、荷爾蒙變化有關。而40歲左右由於更年期的荷爾蒙變化可能加劇掉髮問題。
  • 50歲以上:

更年期後,由於荷爾蒙水平的顯著變化,可能導致更多女性出現明顯的掉髮問題。

在了解了以上數種會造成掉髮的原因之後,現在,讓我們來看看到底該如何改善掉髮。

 

三、11種常見掉髮原因,你中了幾個?

掉髮原因1.遺傳

遺傳是男性和女性掉髮的常見原因。有家族禿頭史的人更容易受遺傳影響。然而,受到遺傳因素(包括種族和地理位置)的影響,與白種人相比,亞洲人和非洲人通常更晚出現白髮、白髮也較少。
 

掉髮原因2.內分泌失調

女人掉髮原因最常見的就是內分泌的變化,特別是發生在懷孕、更年期或甲狀腺分泌異常都可能造成影響。
 

掉髮原因3.壓力

根據醫學期刊Front Med研究指出6,長期處於高壓力環境下的焦慮、憂鬱等心理問題,尤其圓形禿(俗稱鬼剃頭)原因亦被認為與精神壓力有很大的關連性。
 

掉髮原因4.營養不良

營養不良也是一個可能導致掉頭髮的原因。例如,缺乏礦物質、蛋白質或維生素、礦物質等營養素可能對頭髮健康產生負面影響8
 

掉髮原因5.生理疾病

體內疾病如甲狀腺問題、自身免疫疾病、心血管疾病、肥胖等也是讓頭髮一直掉的原因之一8
 

掉髮原因6.藥物副作用

藥物副作用是掉髮的一個常見原因。一些藥物如化療藥物、抗抑鬱藥、血壓藥、抗凝血劑和抗癲癇藥物,可能導致頭髮稀疏或脫落。這些藥物可能干擾毛囊的正常週期,導致頭髮進入休止期而脫落。通常在停止使用這些藥物後,頭髮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重新生長。
 

掉髮原因7.外在環境因素

外在環境因素對掉髮有顯著影響。空氣污染10中的有害物質,會損害頭皮和毛囊。長期紫外線曝曬11會破壞毛髮結構,減弱毛髮的強度和彈性。

此外,化學品暴露12,如染髮劑和造型產品中的化學成分,也會對頭皮和毛囊造成刺激和損害,導致掉髮問題。
 

掉髮原因8.頭皮問題

頭皮過於乾燥、頭皮屑及其他頭皮疾病等,都會對頭髮生長造成阻礙。頭皮問題與掉髮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聯13
 

掉髮原因9.年齡

隨著年齡增長,頭髮的生長速度和密度可能會減緩,這也是落髮原因。根據國際毛髮學期刊(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ichology)諸多研究14指出,頭髮與皮膚一樣也會老化,例如頭髮纖維生長和黑色素的改變,以及皮脂分泌、纖維直徑和頭髮密度的變化。這些因素會導致頭髮看起來相對年輕時顯得較灰白、稀疏和捲曲。

頭髮直徑縮小也是老化過程中的另一個代表。頭髮直徑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相對較快地下降,頭髮會變得細軟。
 

掉髮原因10.過度整理

熱傷害、過度吹整、噴灑或塗抹造型品等化學品接觸,都可能對頭髮造成損害導致掉髮15

頭髮可能會受到物理和化學因素的損害。物理因素包括摩擦、過度梳理或熱源。化學處理包括漂白、染色、燙髮和化學拉直。持續和長時間暴露在這些影響因素之下,就可能會引起頭髮質地的變化,導致頭髮斷裂或脫髮。
 

掉髮原因11.生活習慣

長期睡眠不足/不規律、生活作息日夜顛倒、大量抽菸或飲酒、偏食/挑食、長時間戴帽子、錯誤的保養方式等,都是易造成落髮的危險習慣。

掉髮對許多人而言是一個令人困擾的問題,但你知道男性和女性掉髮的原因不太相同嗎?

 

四、頭髮一直掉,掉髮嚴重該怎麼辦?

面對嚴重的掉髮問題,以下是一些解決方案和建議:

  1. 尋求專業意見

    建議尋求皮膚科醫生或髮體學專家的專業意見。確定掉髮的具體原因,進行頭皮和髮根的檢測。這有助於確定是否是遺傳性禿頭、荷爾蒙問題、營養不良、自身免疫疾病或其他健康問題引起的。
     

  2. 治療選項

    根據醫生的建議,可能需要考慮使用治療性的頭髮產品,如米諾地爾(Minoxidil)或醫生處方的治療產品。
     

  3. 心理支持

    掉髮可能對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,因此重要的是獲得支持和理解。如果情況嚴重,考慮尋求心理學家或心理治療師的幫助。

總之,對於嚴重的掉髮問題,及早尋求專業幫助是關鍵。這樣可以確定最適合的治療方案,並有效控制掉髮問題,促進頭髮健康生長。

自己在家簡易測試異常落髮的方法

有沒有簡單的測試方法,可以知道自己落髮異常呢?通常醫師在臨床上最常使用的方法,就是用手抓起約1平方公分範圍內的頭髮(約1X1正方形的範圍,100根左右)往下拉,若掉下來的頭髮超過6根,就代表可能出現掉髮異常的現象。通常只有容易異常掉髮的人,用手輕輕抓頭髮就會掉下來,因此若要用力抓才會掉髮的人,基本上都不需要太過擔心。

或是透過日常觀察,發現頭髮分線處或髮旋的頭皮可目視範圍擴大、髮質比以往細軟,容易斷落、或前額髮際線後移等,都是掉髮變多的徵兆。

 

五、頭髮一直掉別慌!改善掉髮嚴重4大方法

若已經有掉髮日漸嚴重的趨勢,以下五個改善掉髮的方法,務必試試看!

改善掉髮1.良好的飲食習慣

確保飲食均衡,攝取足量的優質蛋白質、維生素B群、C和礦物質(鐵、鋅、硒)食物,對頭髮健康至關重要,除了能夠幫助促進頭髮生長,也能維持頭髮的健康度。

  • 蛋白質食物:豆、魚、肉、蛋類。
  • 含鋅食物:海鮮貝類(例如牡蠣)、內臟。
  • 維他命B群食物:全穀類、瘦肉、深綠色蔬菜、豆類。
  • 含鐵食物:豬肝、牛肉、紅莧菜、紅鳳菜、深綠色蔬菜。
  • 維他命C食物:芭樂、奇異果、柑橘等水果。
     

改善掉髮2.減輕壓力

學習有效的壓力管理技巧,如冥想、呼吸練習、聆聽音樂或閱讀等,都有助於減輕壓力對身心靈甚或頭髮的影響。
 

改善掉髮3.適度運動

適度的運動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,可進行有氧運動,如跑步、快走和游泳,提高頭皮供氧和營養供應,從而促進毛髮健康。每週保持至少三到五次,每次30分鐘的運動,可提升頭皮健康,有助減少掉髮。
 

改善掉髮4.避免過度整理

避免過度使用整髮工具(電棒捲、吹風機、離子夾等)和化學造型品,適度地保持自然的護理方式。

 

六、落髮門診要看哪一科?

頭髮稀疏究竟該看哪一科?因頭皮屬於肌膚的一種,因此可以前往「皮膚科」就診。若狀況沒有緩解,則考慮是否要進一步轉診到內分泌、婦產科、免疫相關等其他科別。

目前也有一些大型醫院設立「掉髮門診」,可以經專業醫師診斷,更容易找出落髮的原因。

 

七、居家頭皮護理怎麼做?掌握頭皮護理5方法

頭皮護理對於保持健康的頭髮,防止頭皮屑、乾癢和掉髮問題至關重要。以下是頭皮護理的5個方法:

1. 正確的洗髮步驟

  • 步驟1:徹底浸濕頭髮

    用溫水徹底浸濕頭髮和頭皮,這有助於打開毛孔和去除表面污垢。
     

  • 步驟2:適量洗髮精

    取適量洗髮精於手心,加水揉搓起泡後塗抹於頭皮和髮絲上。
     

  • 步驟3:輕柔按摩

    用指腹輕輕按摩頭皮,避免用指甲抓搔,這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和徹底清潔。
     

  • 步驟4:徹底沖洗

    用溫水徹底沖洗頭髮和頭皮,確保沒有洗髮精殘留。

     

2. 定期深層清潔去角質

頭皮深層清潔,對於維持健康的頭皮環境至關重要,定期做頭皮去角質,有助於去除長期累積的油脂、老廢角質和污垢。根據不同劑型的頭皮清潔產品,其使用方式也有所不同,如下。

  • 磨砂類產品

    含有微小顆粒,可以通過摩擦頭皮來去除老廢角質。但對於敏感性頭皮,這類產品可能會刺激皮膚,需要在沖洗時特別注意,確保顆粒徹底清除。
     

  • 乳類產品

    凝乳狀的角質清潔產品質地較濃稠,覆蓋頭皮時可能不易均勻推開,使用後需徹底清洗乾淨,以免殘留在頭皮毛孔中。
     

  • 液狀產品

    透明液體狀,泡沫細緻,起泡力低。這類產品採用溫和方式深入清潔頭皮,適合大多數頭皮類型。
     

3.頭皮保養

  • 頭皮精華或噴霧

    定期使用適合的頭皮精華或保濕噴霧,塗抹於頭皮,幫助保持頭皮的水分和營養。
     

  • 保持頭皮乾燥

    避免頭皮長時間處於潮濕狀態,保持頭皮乾燥能夠預防細菌和真菌的滋生。
     

4. 避免過度造型

  • 減少熱工具使用

    避免頻繁使用吹風機、捲髮棒和直髮器,這些工具會對頭皮和頭髮造成損害。
     

  • 減少化學處理

    避免頻繁染髮、燙髮和使用含有強烈化學成分的產品,以免刺激頭皮。
     

  • 避免緊繃髮型

    長期綁緊馬尾或編髮可能會拉扯頭皮,造成不必要的壓力。
     

5.按摩頭皮

  • 定期梳頭

    使用寬齒梳子或鬃毛梳,每天輕柔梳理頭髮,有助於分佈天然油脂和促進血液循環。
     

  • 指腹按摩

    用指腹輕輕按壓頭皮,從前額開始,慢慢移動到後腦勺。按壓時進行小圓圈按摩,每個位置停留幾秒鐘。

每次按摩10-15分鐘,每週2-3次。避免過度用力,以免損傷頭皮和毛囊。平時按摩頭皮可以促進血液循環,增強毛囊的營養吸收能力,有助於促進頭髮生長。使用含有修護配方,如含有植物精華的頭皮按摩油,也能滋養頭皮。

以上的頭皮護理方法,可以幫助改善掉髮問題,而日常清潔也可選擇適合自己的「防掉髮洗髮精」,來進行頭皮、髮根的修護與保養,但該怎麼選才好呢?下一段為您說明。

 

八、市售「防掉髮洗髮精」該怎麼選?

豐傑生醫化妝品研發師Amber建議,選擇防掉髮洗髮精時,應注意以下幾個要點:

選擇要點1.選擇含有修護成分的產品

選擇對頭髮健康有益的成分,如胺基酸、水解蛋白、生物素等成分可以幫助頭皮適度保濕;含薑黃、咖啡因等成分則可以強健與調理髮根。
 

選擇要點2.選擇弱酸性產品

一般來說,正常頭皮的pH大約在6左右,但水的pH通常在7,所以會建議選擇pH值呈弱酸性的產品,有助於維持頭皮狀態平衡。
 

選擇要點3.使用胺基酸洗劑

選擇溫和的胺基酸洗髮精,可以避免對頭皮造成過度刺激,又能徹底清潔。與皂鹼或SLS、SLES等界面活性劑相比,胺基酸界面活性劑清潔效果溫和不刺激,不會增添肌膚負擔,可徹底清除污垢,洗後不容易造成肌膚乾澀,這種洗髮精適用於各種皮膚類型,尤其是痘痘肌或易受刺激的肌膚使用。

溫和的胺基酸介面活性劑成分表

選擇要點4.依頭皮乾性、油性狀況做選擇

根據頭皮狀態,選擇適合的洗髮精是至關重要的。頭皮是長出健康頭髮的關鍵,就像面部皮膚一樣需要適當的清潔和護理。

建議觀察目前頭皮的狀況來挑選洗髮精,例如:

  • 乾燥頭皮

    選擇滋潤型洗髮精,例如含有優質植物油、維生素B5、維生素E等,補充頭髮所需的水分和養分。
     

  • 油性頭皮

    選擇有助深層潔淨/控油洗髮精,去除頭皮多餘的油脂。例如水楊酸、鋸棕櫚萃取、柳樹皮萃取、鋅衍生物(Zn-PCA)等。
     

  • 有頭皮屑的頭皮

    選擇去屑型洗髮精,控制並減少皮屑芽孢菌滋生。常見抑菌成分有Piroctone olamine、Climbazole、Zinc pyrithione、ketoconazole等。
     

  • 敏感頭皮

    選擇溫和洗淨不刺激的胺基酸界面活性劑,避免MI、MCI等刺激性防腐劑的弱酸洗髮精。

以上洗髮精的配方,對於強健髮根都有所幫助,若是想要改善髮質,則應該另外使用潤護髮產品,才是正確的護理方法。並切記潤護髮產品不要使用到頭皮上,以避免產品的成分堵塞毛囊。

 

九、關於掉髮常見問題Q&A,通通一併告訴你!

Q1. 壓力大掉髮會長回來嗎?

一般情況下,壓力造成的暫時性掉髮是可以恢復的,但如果長期處於高壓環境下,掉髮問題可能會持續存在。
 

Q2. 怎麼知道自己會不會禿頭?

基因遺傳佔很大的機率,尤其男性更是。若想及早發現,建議可透過「髮際線後退」、「頭髮變細」與「容易看到頭皮」3個指標,透過拍照自我紀錄的方式,比對每年髮行與髮量的變化。
 

Q3. 明明就有洗頭,為什麼還是油油的?

洗髮精除了要依照頭皮的狀態來選擇之外,固定洗髮與清潔方式也很重要。沒有確實清潔會讓皮脂污垢堆積在頭皮上,造成頭皮毛孔阻塞。

洗頭的正確方式:

  • 第一次起泡,先將髮絲上的造型品及灰塵髒汙洗淨
  • 第二次起泡,才是真正徹底按摩清潔頭皮,將油污沖掉。

清潔時的習慣也很重要,像是使用溫度適中的溫水、只用指腹而非指尖按摩頭皮、潤髮及護髮素不要接觸到頭皮,才能養出健康的頭皮。
 

Q4. 感覺已經看到頭皮了該怎麼辦?

如果頭髮稀疏問題嚴重,建議盡早諮詢醫師,評估使用生髮產品或服用治療藥物、接受相關療程來延緩或改善。

 

最佳頭皮清潔、護理產品,歡迎諮詢豐傑生醫「保養品研發師」

綜合以上內容,選擇合適的洗髮精,和改善頭皮頭髮的正確方法至關重要,我們推薦推薦具有強健髮根功能的洗髮精,如薑黃胜肽、人蔘等洗髮精,它具有溫和洗淨配方和有效的護理功效,能夠幫助您打造健康豐盈的頭髮。

豐傑的保養品研發師,擁有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,能夠解答日常護膚中遇到的各種問題,從產品選擇到使用方法,我們都能夠提供一對一專業、有效的建議,為您推薦最適合的保養方案。

豐傑生醫保養品研發師一對一諮詢

 

關於豐傑生醫

豐傑生醫盼成為消費者信賴第一品牌。

我們想傳達給大家就是最真實且正確的保健概念,致力研究適合亞洲人的配方,選擇最自然健康的原料及天然植萃為主軸,選用最純粹的原料與配方,加上足量成分,真正做到幫助健康,讓您感受到有感、安全且專業。希望這些精心研發的產品,能由內而外守護全家人,成為消費者信賴度第一的品牌。

豐傑生醫專業團隊

參考資料

  1. The Biology and Genomics of Human Hair Follicles: A Focus on Androgenetic Alopecia. Int J Mol Sci. 2024 Mar; 25(5): 2542.
  2. Periodicity in the growth and shedding of hair. Br J Dermatol. 1996 Jan;134(1):47-54.
  3. Comorbidities in Androgenetic Alopecia: A Comprehensive Review. Dermatol Ther (Heidelb). 2022 Oct; 12(10): 2233–2247.
  4.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 成功男性頭頂永遠的痛 談雄性禿的成因與治療
  5. Female Pattern Hair Loss: a clinical and pathophysiological review. An Bras Dermatol. 2015 Jul-Aug; 90(4): 529–543.
  6. A catena between psychiatric disorders and non‐scarring alopecias—A systematic review. Skin Health Dis. 2023 Jun; 3(3): e194.
  7. Anxiety, depression, and quality of life in children and adults with alopecia areata: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. Front Med (Lausanne). 2022; 9: 1054898.
  8. An overview of the genetic aspects of hair loss and its connection with nutrition. J Prev Med Hyg. 2022 Jun; 63(2 Suppl 3): E228–E238.
  9.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Metabolic Syndrome and Androgenetic Alopecia. Acta Derm Venereol. 2022; 102: 1012.
  10. Persistent chemotherapy-induced alopecia, persistent radiotherapy-induced alopecia, and hair growth disorders related to endocrine therapy or cancer surgery. J Am Acad Dermatol. Author manuscript; available in PMC 2020 May 1. Published in final edited form as: J Am Acad Dermatol. 2019 May; 80(5): 1199–1213. Published online 2018 Apr 14. doi: 10.1016/j.jaad.2018.03.056
  11. Human pollution exposure correlates with accelerated ultrastructural degradation of hair fibers.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. 2019 Sep 10; 116(37): 18410–18415.
  12. UV and visible light exposure to hair leads to widespread changes in the hair lipidome. Int J Cosmet Sci. 2022 Dec; 44(6): 672–684.
  13. Mechanisms of impairment in hair and scalp induced by hair dyeing and perming and potential interventions. Front Med (Lausanne). 2023; 10: 1139607.
  14. Scalp Condition Impacts Hair Growth and Retention via Oxidative Stress. Int J Trichology. 2018 Nov-Dec; 10(6): 262–270.
  15. Hair Aging and Hair Disorders in Elderly Patients. Int J Trichology. 2022 Nov-Dec; 14(6): 191–196.
  16. Hair Shaft Damage from Heat and Drying Time of Hair Dryer. Ann Dermatol. 2011 Nov; 23(4): 455–462.
  17. Hamilton, J.B. (1951). "Patterned loss of hair in man; types and incidence." 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, 53(3), 708-728.
  18. Sinclair, R., et al. (2005). "Female pattern hair loss: a clinically recognizable and treatable condition." Dermatologic Therapy, 18(1), 54-69
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