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憶力不夠用怎麼辦?該如何增加記憶力?《豐傑生醫》特別邀請到腦科學博士賴俊廷帶讀者從腦科學角度,了解大腦的記憶特性與學習方式,解析增加記憶力的4種訓練、3種習慣,並分享老人家面臨記憶力衰退時,可補充的5大食物。
一、快速增強記憶力的「4種訓練模式」
從腦科學的角度來看,記憶是大腦處理、儲存和回憶的一個複雜過程,記憶分為短期記憶(或工作記憶)和長期記憶,而長期記憶為儲存和使用訊息的能力,就是我們一般人認識的記憶力。
以下提供增加記憶力4種訓練,幫助學生、上班族、老人家增強記憶力:
增強記憶訓練1. 分散學習時間,重點放在複習上
原理
當學習時間持續的越久,大腦儲存記憶的效率也會跟著下降,而頻繁地回憶和複習,是強化記憶的關鍵。訓練方法
安排學習計劃時,最佳的學習週期為20~30分鐘,設定多個容易達成的短目標,把學習內容分散在幾天或幾週內,學新的內容前;例如:每天花半小時背10個英文單字,半小時看1則英文報導,花10分鐘的時間,複習已經學會的內容。
增強記憶訓練2. 條列學習重點,提升複習效率
原理
回想已學過的內容,列點成自己可以理解的重點,在複習時能幫助有效回顧學過的內容。訓練方法
在小卡片上寫上學習的重點關鍵字,並用自問自答的方式,回答出關鍵字相關的重點,有系統地複習學過的內容。
增強記憶訓練3. 善用關聯性,強化記憶力
原理
大腦容易記住與自己經驗有關的內容,可將新的記憶與已知的資訊聯想,強化新記憶在大腦中的連結。訓練方法
將目前學習中的新事物,使用情境故事來幫助學習,將新知識與個人知識或經驗相互連結。情境式方面,以學習英文為例,可模擬出國旅行時的過程中會遇上的情境,並學習這些情境可能會出現的單字和對話內容。
增強記憶訓練4. 圖像化學習,強化記憶
原理
與文字內容相比,大腦更擅長處理視覺圖像,利用視覺化圖像、心智圖,來提高記憶效率。訓練方法
將資訊視覺化,如繪製流程圖、圖表,或將信息轉化為圖像式的記憶。如以「建立健康飲食」為題的學習內容,繪製核心議題為「健康飲食」,從中心延伸出不同的概念分支,如「適用對象」、「健康食物」、「保健品」、「營養素」、「飲食建議」等,並以不同的區域、色塊和符號來描述學習內容。
二、增加記憶力的「3大日常好習慣」
以下針對大腦健康,提供3種改善認知功能的方法:
增加記憶力方法1. 保持充足和優質的睡眠
原理
睡眠對於記憶鞏固至關重要,良好的睡眠有助於將短期記憶轉換成長期記憶。建議
確保每晚獲得7~9小時的高質量睡眠。
延伸閱讀:失眠睡不著?腦科學專家:小心自律神經失調10大症狀!
增加記憶力方法2. 維持規律運動習慣
原理
運動可以提高大腦功能,能夠促使神經生長因子釋放,進而刺激神經元成長、提升記憶力。建議
每週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,如快走、游泳或騎自行車。
增加記憶力方法3. 減少壓力並保持正念
原理
研究發現,長期壓力,會傷害大腦的記憶區域(海馬迴)1。建議
練習減壓技巧,如深呼吸、瑜伽、冥想和正念練習。
三、記憶力衰退吃什麼?專家推薦:增加記憶力5大食物
以下5種食物富含對大腦健康有益的營養素,被認為可以幫助增強記憶力和認知功能。
(一) 富含油脂的魚類
魚類富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,是身體無法自行合成,神經細胞重要營養素。
- 常見食物:鮭魚、鯖魚、鮪魚。
(二)堅果和種子
- 提供抗氧化劑,可保護腦細胞。
- 常見食物:核桃、杏仁、葵花籽。
(三)莓果
- 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,有助於減少發炎和抗氧化。
- 常見食物:藍莓、草莓、黑莓。
(四)咖啡和茶
- 可以提高注意力,改善腦循環功能。
(五)黑巧克力
- 含有「可可黃烷醇」(Cocoa Flavanols)的多酚類化合物,有助於提升大腦認知功能。
- 優先選擇可可含量 70% 以上的黑巧克力,保健效果為佳。
四、專家推薦:3種促進新陳代謝保健食品
以下是3種具有科學實證,對促進新陳代謝、健康維持有幫助的保健食品:
保健食品1.魚油
一項針對6~12歲兒童的研究,追蹤每日攝取不同劑量的魚油,12週後的效果發現,攝取魚油能夠幫助健康維持2。
在高齡動物研究中發現,補充高劑量的EPA和DHA,能同樣具有幫助健康維持的效果3。
另一個回溯性研究發現,Omega-3含量與長者的健康有關,說明Omega-3補充不足,有較高的健康風險4。
上述的研究顯示,魚油中Omega-3脂肪酸,有營養補給的作用,對於兒童、高齡族群之健康至關重要。
保健食品2.薑黃素
薑黃素在一項在健康成人的研究中,針對40名受試者,以隨機分配方式,分別接受含90毫克薑黃素的萃取物及安慰劑,在連續食用18個月後,發現薑黃組在測試中,表現優於安慰劑組。
另外還發現,薑黃素還能幫助長久健康維持5,6。
保健食品3.益生菌
一項前、後對照的研究發現,受試者補充益生菌後,面臨緊湊的生活節奏時,其較能維持健康7。
五、增強記憶常見的Q&A
Q1. 有增加記憶的藥物嗎?
有的,這些藥物只使用在阿茲海默症和其他認知功能障礙的患者,如膽鹼酯酶抑制劑(Donepezil,藥品名Aricept)和NMDA受體拮抗劑(Memantine,藥品名Namenda)等,這些藥物透過提高「神經傳遞物質」或「神經活性」來改善記憶和認知功能。
但這類型藥物有許多副作用,且對一般人的記憶改善效果不大,並不建議一般人使用。
Q2. 增加記憶力吃銀杏有效嗎?
特定狀況下可以,但目前科學界尚無一致定論。
銀杏增加記憶力功效在學術上看法兩極,比較平實的說法是「延緩特定的認知功能衰退」,若確定記憶衰退的病因來自於循環功能不良,會比較有效;若是一般人,要透過銀杏來增加記憶力,結果可能會令你失望了。
Q3. 記憶力變差看哪一科?
記憶力變差可能與多種因素相關,包括神經系統疾病、心理狀態或身體健康問題,通常可至神經內科、精神科、老年醫學科進行診斷與治療,以下介紹3種科別之差異:
神經內科(Neurology)
專門處理大腦和神經系統疾病的專科,有先進的檢查設備,能診斷和評估記憶衰退的問題。精神科(Psychiatry)
記憶力減退若與精神疾病有關(如憂鬱症)。精神科醫生能夠提供心理評估和治療,包括藥物治療、心理和行為的治療。老年醫學科(Geriatrics)
對於老年人來說,記憶力下降就是衰老過程,並與特定的老年疾病相關。老年醫學科醫生專注於老年人的所有健康問題,提供全面治療項目。
關於豐傑生醫
豐傑生醫盼成為消費者信賴度第一的品牌。
我們想傳達給大家就是最真實且正確的保健概念,致力研究適合亞洲人的配方,選擇最自然健康的原料及天然植萃為主軸,選用最純粹的原料與配方,加上足量成分,真正做到幫助健康,讓您感受到有感、安全且專業。希望這些精心研發的產品,能由內而外守護全家人,成為消費者信賴度第一的品牌。
參考文獻
- Kim EJ,et al.Stress effects on the hippocampus:a critical review. Learn Mem.2015;22(9):411-416.
- Sittiprapaporn P, et al. Effectiveness of Fish Oil-DHA Supplementation for Cognitive Function in Thai Children: A Randomized, Doubled-Blind, Two-Dose, Placebo-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. Foods. 2022;11(17):2595.
- Mora I, et al. Structured Long-Chain Omega-3 Fatty Acids for Improvement of Cognitive Function during Aging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. 2022; 23(7):3472.
- Daiello LA, et al.; Alzheimer's Disease Neuroimaging Initiative. Association of fish oil supplement use with preservation of brain volume and cognitive function. Alzheimers Dement. 2015;11(2):226-235.
- Small GW, et al. Memory and Brain Amyloid and Tau Effects of a Bioavailable Form of Curcumin in Non-Demented Adults: A Double-Blind, Placebo-Controlled 18-Month Trial. Am J Geriatr Psychiatry. 2018;26(3):266-277.
- Bhat A, et al. Benefits of curcumin in brain disorders. Biofactors. 2019;45(5):666-689.
- Bloemendaal M, et al. Probiotics-induced changes in gut microbial composition and its effects on cognitive performance after stress: exploratory analyses. Transl Psychiatry. 2021;11(1):300.
- Schaub AC, et al. Clinical, gut microbial and neural effects of a probiotic add-on therapy in depressed patients: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. Transl Psychiatry. 2022;12(1):227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