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突然一直變胖?別以為是中年發福!小心身體發出的5大健康警訊!](https://blog.fjb100.com/upload/1071/ckeditor_images/553a76cc-d3d7-479a-a360-dcdb5c936edc.webp)
突然變胖五公斤?上班變胖是許多現代人的通病,因著活動量減少,久坐的生活習慣,使腹部脂肪顯著增加。
營養師呼籲,這樣的體重變化不僅影響外觀,還可能是「代謝症候群」發出的5大警訊!代表你的身體正在面臨代謝問題。《豐傑生醫》營養師為你一次解析:突然變胖的原因,並提供6大有效控制體重的方法!
一、突然一直變胖?營養師:當心5症狀是警訊!
營養師先帶大家認識,突然變胖常見的5大警訊:
突然變胖的症狀1.下半身突然變胖
身體脂肪集中在特定區域,最常見的就是下半身突然變胖、肚子或屁股變大,以及臉部變得圓潤,導致體態改變。
需要特別注意的是,過大的腰圍(男生>90公分,女生>80公分),意味著腹部脂肪過多,這種脂肪積聚與高血壓、高血糖、高血脂等健康問題相關,容易提高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。
突然變胖的症狀2. 水腫
出現水腫的情況,通常表現在腿部、腳踝或手部,感覺皮膚被繃得緊緊的,甚至按壓下去會留下壓痕,這種腫脹感通常會在「一整天活動結束後」變得更加明顯。
突然變胖的症狀3. 疲憊感加重
白天常常感到昏昏欲睡,即使沒有太多活動,也常感到無精打采或倦怠,甚至連集中注意力也變得困難,難以維持精力。
突然變胖的症狀4. 腸胃不適
突然變胖,有時還會伴隨腸胃道功能失調,偶爾餐後會出現不適,胃部有脹氣感,甚至會有便秘或腹瀉的狀況,使飲食成為一種負擔。
突然變胖的症狀5. 情緒波動大
體重快速上升也可能影響內分泌,導致心情時常起伏不定,難以保持平靜的心態,甚至出現焦慮或憂鬱的症狀。此外,對體重增加的焦慮或自我形象的不滿也可能會加劇心理壓力,使人陷入暴飲暴食抒發的惡性循環。
二、一直變胖的原因有5大!是中年發福嗎?
突然變胖的原因並非源自年齡因素。「中年發胖」其實是一種錯誤觀念,但為何有些人三餐正常吃也會變胖?對此,國際期刊研究指出,成年期間(20~60歲)的新陳代謝速率保持穩定,並未隨年齡明顯改變。因此,體重的突然增加應該從其他生活或健康因素中尋找原因。以下整理了突然變胖的5大常見原因:
突然變胖原因1. 飲食習慣改變
飲食習慣是體重突然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,又可以分為以下2個層面:
熱量攝取過多
平時吃太多高熱量的食物,像是油炸食品、甜點、含糖飲料,容易導致脂肪囤積與體重上升,且經常吃這類缺乏營養的食物,無法提供身體足夠的飽足感,長期下來會降低體內瘦素的敏感度,增加飢餓感,讓身體發出更多「飢餓」信號,形成惡性循環。三餐不規律
三餐不正常變胖也是常見原因,許多人有習慣跳過早餐或午餐的習慣,使得下一餐吃得更多,導致身體囤積更多脂肪。
突然變胖原因2. 運動量減少
現代生活節奏繁忙,特別是對於上班族而言,長時間坐在辦公室裡埋頭工作、盯著電腦螢幕已經成為日常,這種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,讓身體無法獲得足夠的活動量,使熱量消耗大幅減少,讓脂肪更容易堆積在腹部、大腿、甚至手臂等部位。
突然變胖原因3. 荷爾蒙變化
內分泌系統負責調節體內各種激素的平衡,這些激素會直接影響新陳代謝、食慾、能量儲存和消耗。當內分泌系統出現問題,例如甲狀腺功能低下、胰島素抗性或多囊卵巢綜合症等,都可能導致身體的新陳代謝變慢,脂肪儲存過多,進而引發體重增加。
秀傳醫院健康管理中心指出,甲狀腺是人體重要的內分泌器官,與人體的生長和代謝有關,代謝代謝速率過慢會造成甲狀腺素低下,出現水腫、肥胖或是體力變差的問題,是國人常見的疾病。
此外,豐原醫院指出,多囊卵巢綜合症是一種常見的荷爾蒙失調疾病,也是育齡女性中最常見的內分泌障礙之ㄧ,容易造成肥胖問題,並且和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有相關性。
突然變胖原因4. 壓力
當我們感到壓力時,身體會大量釋放一種壓力荷爾蒙——皮質醇,皮質醇會刺激食慾,讓人特別想吃高糖、高脂肪的食物,這類食物能帶來短暫的放鬆感,但同時卻也容易讓脂肪堆積在腹部,造成所謂的「壓力肥」。
突然變胖原因5. 睡眠不足
睡眠對體重管理有很大影響,國外文獻指出,睡眠不足或是生理時鐘混亂會讓人體內分泌失調,干擾控制食慾的荷爾蒙,增加讓人感到飢餓的飢餓素,同時減少抑制食慾的瘦素,讓人更想吃東西,導致攝取更多熱量,導致體重增加。
三、一直變胖?小心「代謝症候群」找上門!
除了上述提到的5大警訊外,營養師提醒,一直變胖還可能是「代謝症候群」的徵兆!
代謝症候群是一種綜合症狀,包括腹部肥胖、高血糖、高血壓、血脂異常等問題,這些症狀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風險。
國健署表示,以下5項組成因子,若是符合3項(含)以上即可判定為代謝症候群:
代謝症候群5大指標 | |
腹部肥胖 | 男性的腰圍 ≧ 90cm(35吋)、女性腰圍 ≧ 80cm(31吋) |
血壓偏高 | 收縮壓 ≧ 130mmHg或舒張壓 ≧ 85mmHg |
空腹血糖偏高 | 空腹血糖值 ≧ 100mg/dL |
空腹三酸甘油酯偏高 | ≧ 150mg/dL |
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 | 男性 < 40mg/dL、女性 < 50mg/dL |
也許以上5項指標看似與體重沒有明顯關聯,但肥胖其實都是上述症狀的危險因子!世界衛生組織指出「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」,對健康有嚴重的影響。根據衛生福利部民國109年公布的「國人十大死因」中有就有7項與肥胖相關。因此,若突然一直變胖應特別警惕,並諮詢內分泌科醫師或營養師,及早了解肥胖帶來的潛在風險。
四、突然變胖5公斤怎麼半?營養師教6招逆轉失控體重
一直變胖怎麼辦?別擔心,營養師教你6大方法,幫助你重新找回體重的主控權:
調整體重方法1. 飲食調整
注意每日的熱量攝取,選擇低熱量、高營養的食材,若你平常習慣外食或是忙碌的上班族,可以試試衛生福利部建議的「三多三少」飲食策略。
「三多的飲食」策略
多喝白開水
保持身體水分充足,每天至少飲用1500~2000ml的水,有助於促進新陳代謝,並減少飲用含糖飲料。多吃蔬果
蔬菜和水果富含膳食纖維及維生素,能增加飽足感,幫助腸道健康,降低熱量攝取。蔬菜的攝取量方面,營養師建議,每天應攝取3份蔬菜(1份蔬菜煮熟後約半碗),並優先深綠色蔬菜為主,如菠菜、青江菜;而在水果方面,每天應攝取2份水果(1份水果約1個拳頭大小),並選擇低糖高纖的水果,如蘋果、芭樂、奇異果。
多全穀雜糧
選擇糙米、燕麥、全麥麵包等全穀類食品,取代白米、白麵包這些精緻碳水化合物,不僅能提供膳食纖維,還有助於穩定血糖,減少體重增加的風險。營養師建議,選擇的全穀雜糧應平均分配在三餐,每餐份量建議比自己的拳頭略多一點,並避免太晚進食,以免影響夜間血糖穩定。
「三少的飲食」策略
少油
烹調時使用少量的健康油脂,避免油炸食物,選擇蒸、煮、燉的方式。少鹽
控制鹽分攝取,減少醬料或高鈉加工食品,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少糖
減少含糖飲料和甜食,多用天然甜味食材(如水果、蜂蜜)來取代精製糖,減輕代謝負擔。
*營養師小提醒
進食速度其實也會影響我們的體重!根據國外醫學期刊指出,較慢的進食速度能夠抑制體重增加並且能預防肥胖,也就是說,細嚼慢嚥不僅能幫助消化,還能減少肥胖風險,趁現在開始培養慢慢吃的習慣吧!
![三多三少飲食策略](https://blog.fjb100.com/upload/1071/ckeditor_images/8d45244f-8bb9-44d6-9cee-724586975ba7.webp)
調整體重方法2. 增加運動量
若你是工作繁忙的上班族,無法安排足夠的運動時間,以下提供3個「健康動」的方法,讓你在日常中活中增加活動量:
步行至車站
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時,下車後多步行一段距離,增加運動量並舒展身體。上班安排運動
休息時間安排15分鐘的起身走動或是進行簡單運動,例如:爬樓梯、健康操,減少久坐負擔。步行購餐
休息時間選擇步行去買午餐、晚餐或水果,增加日常活動並促進新陳代謝。
調整體重方法3. 充足且良好的睡眠品質
若是變胖原因不在飲食或運動本身,而是在你的生活作息上,那不妨嘗試以下2種方法,改善睡眠品質和壓力,有助調節體內荷爾蒙,讓體重更容易回到健康範圍:
確保充足睡眠
每天固定時間上床和起床,保證充足的睡眠(7-8小時),這不僅有助於恢復體力,還能平衡控制食慾的荷爾蒙,減少暴飲暴食的機會,有助於減少體重。美國醫學會期刊一項研究,將80名參與者分為睡眠延長組、對照組,睡眠延長組每晚睡至8.5小時,飲食與運動不受限制。2週後,睡眠延長組每天熱量攝取平均減少270大卡,顯示延長睡眠時間可有效降低熱量攝取,有助於體重管理。
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
避免睡前使用電子產品,調整適當的光線,甚至可戴上眼罩來阻擋光線,來幫助提高睡眠品質,並減少夜間的食慾,進而控制體重。
調整體重方法4. 減壓方法
透過一些減壓的方法,能有效調節壓力荷爾蒙,緩解情緒性進食、代謝異常,進一步支持體重管理,以下介紹3種減壓方法:
深呼吸與冥想
每天花幾分鐘進行深呼吸或冥想,有助於放鬆身心,減少壓力,並有助於控制壓力引起的暴飲暴食行為。安排休息活動
在工作或生活中,安排適當的休閒活動可以減少長期高壓狀態,有助於穩定飲食與體重,可以選擇按摩、泡澡、聽音樂、散步或唱歌等放鬆身心的方式,讓自己從緊張的情緒中抽離,恢復能量。與信任的人聊天
與家人、朋友或同事分享壓力,並獲得情感支持,能有效減輕壓力,避免情緒性進食。
![減壓3方法:深呼吸與冥想、安排休息活動、與信任的人聊天](https://blog.fjb100.com/upload/1071/ckeditor_images/3aede6be-3081-49e0-b3a1-7c0be95872dd.webp)
調整體重方法5. 維持良好腸道菌叢
台灣醫界雜誌指出,肥胖族群的腸道菌叢異於一般人,會從食物中吸收更多熱量,增加脂肪堆積。透過調整腸道菌叢生態,如補充膳食纖維、益生菌、益生元,可改善代謝、平衡菌群,進而控制體重、降低肥胖風險。
延伸閱讀:腸道益生菌怎麼挑?專家親解惑!增加腸胃好菌6大方法
調整體重方法6. 定期健康監測
定期確認自己的身體狀況,可進一步掌握自己的體重變化,以下3個重要的項目應定期確認:
每天量體重
每天記錄體重變化,能及早察覺異常的體重波動,如體重異常增加或不穩定,提醒自己調整生活習慣,幫助保持健康的體重範圍。內分泌與甲狀腺檢查
若體重持續上升且無明顯飲食或運動改變,可能與荷爾蒙失衡有關。建議檢查甲狀腺功能及其他內分泌指標,排除影響體重的潛在健康問題。慢性疾病風險評估
國健署提供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台,讓民眾通過檢測的血糖、血壓、血脂等指標,來了解自己是否屬於慢性疾病高風險群體,有助於了解自身健康風險並及時預防!
![體重控制6方法:飲食調整、增加運動量、充足且良好的睡眠品質、減壓方法、維持良好腸道菌叢、定期健康監測](https://blog.fjb100.com/upload/1071/ckeditor_images/874a995b-084c-4e19-8ff7-f92f71217247.webp)
五、突然變胖的常見問題Q&A
Q1. 三餐正常吃卻變胖?
即使三餐正常吃,有些人仍然會變胖,由於變胖不單是飲食所致,也會跟運動量、荷爾蒙變化、腸胃道菌叢等生理因素有關。此外,壓力大、睡眠不足等生活習慣也可能會使體重快速增加,因此變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並非單一因素所致,若突然變胖可至內分泌科,做進一步的檢查與治療。
Q2. 怎麼樣算是過重?怎麼樣算是肥胖?
根據國健署定義的成人健康體位標準,建議使用身體質量指數(BMI)來判斷肥胖程度,若是BMI指數愈高,則罹患肥胖相關疾病的機率便越高。
*BMI=體重(公斤)÷ 身高(公尺)÷ 身高(公尺)
體重過輕:BMI<18.5 kg/m2
正常範圍:18.5 kg/m2 ≤ BMI<24 kg/m2
過重:24 kg/m2 ≤ BMI<27 kg/m2
肥胖:BMI ≥ 27 kg/m2
Q3. 我有易胖體質嗎?易胖體質特徵有哪些?
易胖體質通常是指代謝較慢、容易儲存脂肪的體質,這類人通常更常遇到體重管理的挑戰。如果你的身形較圓潤、骨架寬大,或是脂肪容易堆積在腹部或大腿,可能屬於易胖體質。建議透過調整飲食和增加運動來改善體質,能更有效地管理體重。
Q4.突然變胖要看什麼科?
建議優先看內分泌科或營養科!內分泌科醫生會透過檢查,判斷體重異常增加是否與有甲狀腺功能異常、糖尿病或內分泌失調有關;營養科則能幫助分析飲食習慣,判斷體重變化是否與飲食過量或不當有關,並提供你飲食調整的策略。
想快速變瘦不知道吃什麼?營養師一對一諮詢,提供你專業的飲食建議
看完本篇文章,是否找到近期「莫名變胖」的原因了呢?如果還有不清楚的地方,或是想要更多體重管理的飲食建議,《豐傑生醫》提供營養師免費一對一諮詢,提供專業的飲食調整策略,幫你找回輕盈體態!
![豐傑生醫營養師一對一諮詢](https://blog.fjb100.com/upload/1071/ckeditor_images/26ebb576-3892-40e2-8124-6c7704c11f72.webp)
關於豐傑生醫
豐傑生醫盼成為消費者信賴第一品牌。
我們想傳達給大家就是最真實且正確的保健概念,致力研究適合亞洲人的配方,選擇最自然健康的原料及天然植萃為主軸,選用最純粹的原料與配方,加上足量成分,真正做到幫助健康,讓您感受到有感、安全且專業。希望這些精心研發的產品,能由內而外守護全家人,成為消費者信賴度第一的品牌。
![豐傑生醫專業團隊](https://blog.fjb100.com/upload/1071/ckeditor_images/8b0d1227-4c4d-42d7-bb1a-ac6a726ef169.webp)
![](https://blog.fjb100.com/upload/1071/ckeditor_images/03670778-4951-4b00-a29d-841ac938314c.webp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