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新手剛開始健身時,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不知道如何安排訓練菜單,也不清楚該怎麼吃才能有效增肌或減脂。其實,只要掌握核心觀念,並計算出每天所需熱量,健身不再是難事。
本文將帶你從目標設定、訓練規劃到飲食熱量控制,完整解析男女新手健身該怎麼開始,並附上實用的一周3天訓練菜單範例,幫助你建立穩定、有感的健身習慣。
一、健身計畫新手該如何制訂?
首先新手在制定健身計畫前,要先確認自己的目標:你是想「增肌」還是「減脂」?兩者的訓練方式、飲食策略都完全不同,方向錯了只會事倍功半!
如果你不確定從哪裡開始,不妨先做一次體組成檢測(如 InBody),觀察「體重」、「骨骼肌重」與「體脂肪重」的比例,從而判斷自己屬於哪種身體類型。這些數據會形成視覺上的形狀,最常見分為 C 型、I 型、D 型三種體型,也是決定要「增肌」還是「減脂」的關鍵:
如果你是→C 型:肌肉少、體脂高
代謝較慢、脂肪囤積明顯
🎯建議:先執行有氧為主的減脂運動,輔以重量訓練提升基礎代謝
如果你是→ I 型:肌肉與脂肪都偏低
屬於偏瘦體型,整體力量不足
🎯建議:增肌為主,搭配足夠熱量與蛋白質攝取,建立肌肉基礎
如果你是→D 型:肌肉量足、體脂低
身形勻稱、代謝效率高
🎯建議:可依個人需求選擇進階目標(雕塑線條、提升爆發力等)
二、新手健身攻略:訓練頻率與器材這樣做最安全!
確認自己的體型,決定好「增肌」還是「減脂」後,就可以來決定要做哪些運動,以及運動的頻率了,大方向來說「增肌」主要做重量訓練多,「減脂」主要做有氧訓練多:
新手健身攻略1.:增肌
新手增肌一定要練胸、背、腿,因為這三大肌群是全身最重要、佔肌肉面積最大的部位,能幫助提升基礎代謝、刺激生長激素分泌,加速整體增肌效果。
而且練大肌群時,小肌群也會一起進步,訓練更有效率。不練腿的話,體態也會不平衡,像是上壯下細、倒三角的感覺。
運動頻率
建議每週運動3至4次,以重量訓練為主,每次至少60分鐘,並在每個動作之間休息至少 60 秒。選擇器材
建議健身新手優先選擇固定式訓練器材(如插銷式機械設備)進行訓練,因其能提供穩定的軌道與支撐,降低動作錯誤與受傷風險。
待具備一定動作控制能力,或在專業教練指導下,再逐步嘗試自由重量訓練(如啞鈴、槓鈴),以確保訓練效果與安全性兼顧。
練胸器械 | |||
器械名 | 平胸胸推機 | 上斜胸推機 | 蝴蝶機 |
器械圖片 | ![]() | ![]() | ![]() |
次數與組數 | 8~12下;共5組 | 8~12下;共5組 | 8~12下;共5組 |
練背器械 | ||
器械名 | 坐姿划船下拉機 | 坐姿水平划船機 |
器械圖片 | ![]() | ![]() |
次數與組數 | 8~12下;共5組 | 8~12下;共5組 |
練腿器械 | |||
器械名 | 腿推機 | 坐姿腿彎舉機 | 髖外展機 |
器械圖片 | ![]() | ![]() | ![]() |
次數與組數 | 12下;共4組 | 12下;共4組 | 15下;共4組 |
新手健身攻略2.:減脂
對減脂新手來說,跑步機、橢圓機、飛輪是三款最友善的有氧神器,不只燃脂效果好,對膝蓋的衝擊也比較低。橢圓機和飛輪特別適合膝蓋容易不舒服,或體重較重的人,能降低受傷風險;跑步機則方便控制速度與坡度,是循序漸進的好選擇!
運動頻率
建議每週運動3至5次,以有氧訓練為主,每次 30~60 分鐘。心跳必需達到最大心率(最大心率 = 220 - 年齡)的65% 至85%的區間、並持續至少30 分鐘。選擇器材
在健身房主要以有氧器材為主(以下推薦);居家訓練可YT搜尋TABATA、HIIT跟著一起做。
減脂推薦器材 | |||
器械名 | 橢圓機 | 飛輪機 | 跑步機 |
器械圖片 | ![]() | ![]() | ![]() |
三、一周三練該怎麼排?新手健身菜單跟著做!
目前比較推薦的練法是一週三練,練一休一(例如:練周一、周三、周五),然後將主要大肌群:胸、背、腿分開練,以下是我們推薦的一週三練菜單:
第一天訓練日:練胸
簡易熱身
平胸胸推機(8~12下;5組)
上斜胸推機(8~12下;5組)
蝴蝶機(8~12下;5組)
第二天訓練日:練背
簡易熱身
坐姿划船下拉機(8~12下;5組)
坐姿水平划船機(8~12下;5組)
第三天訓練日:練腿
簡易熱身
腿推機(12下;4組)
坐姿腿彎舉機(12下;4組)
髖外展機(15下;4組)
髖內收機(15下;4組)
剩下的肌群,如手臂(二頭肌、三頭肌)腹部與肩部,可以依照個人安排分散到三天的訓練日中,也可以獨立成為第四天的專項訓練日。
接下來,我們將重點說明男生常見的胸肌訓練,與女生關注的腿部訓練動作。其餘肌群的訓練建議,建議可自行查詢影片,或尋求重訓教練的教學資源,補充學習喔!
四、健身新手菜單,男生推薦動作
男人最需要的就是一副堅挺的胸膛,而且胸也是最容易找到發力點的部位,因此推薦新手練胸的動作:
暖身
暖身時可以用最輕的重量做8~10下,稍微活動一下、喚醒肌肉,也可以手做出像招財貓的姿勢,活動一下旋轉肌,胸肌的結抗肌-背闊肌也可以稍微活動一下,做些簡單、輕重量的划船。⚠️記住不要在訓練前做拉筋動作,這樣會導致肌肉無法發揮應有的力量。
- 正式訓練
第一個動作:平胸胸推機,胸推 8下*5組

調整座椅高度及重量
座椅高度調整成把手與胸同高或略低,重量調整為8下力竭的重量。確認握距
手肘與手臂自然呈現ㄇ字型(小手臂與握把成90度)背靠靠緊,腳踩地板
屁股坐到底,背部貼平椅墊,保持核心穩定。開始訓練
將肩膀往後收並壓好吐氣 → 想像用胸部把手、重量往外推出去(不要完全打直)
吸氣 → 控制重量慢慢放回起始位置(不要完全放掉)
第二個動作:上胸胸推機,上胸胸推 8下*5組

調整座椅高度及重量
調整成把手在鎖骨下方一點(太高斜方肌會代償),重量調整為8下力竭的重量。確認握距
略比肩寬,肘關節呈90度角背靠靠緊,腳踩地板
保持核心穩定,背部微拱但不要整個離開椅背。開始訓練
先將肩膀往後收並壓好吐氣 → 想像用胸部上緣發力,推起槓把到手肘將近打直但不鎖死。
吸氣 → 控制重量慢慢放回起始位置(不要完全放掉)。
第三個動作:蝴蝶機,夾胸 8下*5組

調整座椅高度及重量
握把應調整成手臂張開可以自然碰到的位置(太高斜方肌會代償),重量調整為8下力竭的重量。選擇起始角度
器械臂連接處有旋鈕,調整到手肘微彎、但張開時不過度拉扯的位置坐穩+背貼靠墊+雙腳踩地
核心收緊、背不駝、不聳肩開始訓練
將肩膀往後收並壓好吐氣 → 雙手合攏至胸前,像是用胸溝夾住一枝筆的感覺
吸氣 → 緩慢打開,控制回去起始位置
🚨整個過程手肘維持微彎,不要伸直或鎖死
五、新手健身菜單,女生推薦動作
女生通常主練下半身居多,因此推薦新手適合的練腿菜單:
暖身
暖身時可以用最輕的重量做8~10下,稍微活動一下、喚醒肌肉,也可以稍微伸展一下關節部位,特別是髖關節。⚠️記住不要在訓練前做拉筋動作,這樣會導致肌肉無法發揮應有的力量。
- 正式訓練
第一個動作:腿推機,腿推 12下*4組

調整平板高度與重量
調整成坐下後腳擺上平板膝蓋自然呈現90度,重量調整12下力竭的重量。坐好、腳踩平台
雙腳與肩同寬,腳尖微微外八,腳掌踩在平台中上段,避免壓力集中在膝蓋。身體靠緊椅背、收核心
下背不要拱起,背部完全貼在椅背上,屁股不要浮起來,頸部放鬆、核心用力。開始訓練
吐氣 → 用腳跟出力把平台推回(但不要膝蓋完全打直)
吸氣 → 彎曲膝蓋、慢慢下降(約成90度)
第二個動作:坐姿腿彎舉機 12下*4組

調整座椅與重量
將座椅調整至,坐好時膝蓋剛好在機器轉軸(圖中黃色連接點的位置)對應的位置,重量調整12下力竭的重量。調整腳墊位置
腳踝上方約1~2公分處(小腿下緣),不要壓在腳跟或阿基里斯腱上。固定大腿
上方有一個「壓腿墊」,記得拉緊壓住大腿,防止滑動或代償,雙手握緊把手,穩定身體開始動作
吐氣 → 彎曲膝蓋,把腳往下拉向臀部
吸氣 → 控制慢慢放回,不要直接「啪」地彈回去
第三個動作:髖外展機 15下*4組

調整座椅與靠背距離與重量
坐上機台,背部貼緊靠背,雙腿放在兩側墊子內側。重量調整15下力竭的重量。開始動作
雙手握住扶手或握把維持穩定,慢慢把雙腿向外推開(打開雙膝)至極限,稍作停留 1 秒,感受臀部發力,控制地慢慢合回雙腿,不要瞬間彈回。
第四個動作:髖內收機 15下*4組

調整座椅與靠背距離與重量
坐上機台,背部貼緊靠背,拔出旁邊的調整插銷,將腳墊從髖外展調整至髖內收,使雙腿能夾住外側墊子。重量調整15下力竭的重量。開始動作
雙手握住扶手或握把維持穩定,慢慢將雙腿內夾,直到雙膝接近中線,感受大腿內側肌肉發力,停留 1 秒後,控制速度慢慢打開雙腿,不要彈回。
在學習完訓練動作之後,想要長肌肉或減脂肪,必須先知道TDEE(每日總能量消耗)是什麼,以及每日該攝取多少熱量,如下一段說明。
六、TDEE是什麼?增肌/減脂該吃多少熱量?
飲食是增肌/減脂最重要的一環,但在了解怎麼吃之前,第一步就是搞懂自己的TDEE(每日總能量消耗,Total Daily Energy Expenditure)對身體會有甚麼影響。
TDEE 是什麼?
簡單來說,TDEE 就是你一天會消耗的總熱量,是一種「吃多少不會變胖也不會變瘦」的基準點,TDEE包含了你一整天的日常活動、運動、還有身體維持生命(像呼吸、心跳)所需要的能量。
👉 簡單記:
吃的熱量 比 TDEE 少 → 會瘦(減脂)
吃的熱量 比 TDEE 多 → 會胖(或增肌)
可以上網搜尋「TDEE 計算器」,輸入年齡、身高、體重與活動量,就能快速知道自己的 TDEE。
想要增肌/減脂,一天要攝取多少熱量?
我們一天該攝取多少熱量,才能達到增肌減脂的目的呢?
想減脂 → 每天吃比 TDEE 約少 500 大卡
想增肌 → 每天吃比 TDEE 約多 100~500 大卡
📌 舉個例子:
35 歲的上班族,身高165cm,體重60kg,一週運動2次,TDEE 大約是 2000 大卡。
減脂 → 建議每天吃 1500 大卡左右
增肌 → 建議每天吃 2100~2500 大卡左右
⚠️ 如果吃了幾週體重沒變,或效果不如預期,記得再調整熱量喔!每個人身體反應不同,要邊做邊調整才準。
七、健身飲食菜單怎麼吃?熱量分配不是唯一關鍵!
即使你已經計算出TDEE,並攝取低於它的熱量,但體重仍停滯不下來,除了數值可能有誤差外,另一個常見原因是:營養素比例出了問題。
試想,A 吃棉花糖配炸雞,B 吃水煮雞胸肉加蔬菜,雖然兩人吃進相同熱量,誰比較容易瘦?答案很明顯。
✅ 熱量控制只是第一步!
✅ 吃對營養素比例(蛋白質、碳水、脂肪),才是增肌/減脂關鍵!
八、增肌/ 減脂期的三大營養素怎麼分配?
【增肌期】飲食3大營養素熱量比例
蛋白質:25% – 30%
碳水化合物:50% – 60%
脂肪:15% – 25%
【減脂期】飲食3大營養素熱量比例
蛋白質:35% – 45%
碳水化合物:30% – 40%
脂肪:20% – 30%
九、減脂營養素分配實例(以女生為例)
假設一位 35 歲女性,TDEE 為 2000 大卡,她希望進行減脂,因此設定每日攝取熱量為:
性別:女性
年齡:35 歲
TDEE:約 2000 大卡
目標:減脂 ➜ 每天吃 1500 大卡
使用建議的營養素比例→蛋白質 40%、碳水 35%、脂肪 25%,來分配:
(3大營養素熱量:蛋白質4大卡/克,碳水化合物4大卡/克,脂肪9大卡/克)
✅ 蛋白質
40% × 1500 = 600 大卡
600 ÷ 4 = 150 克蛋白質
✅ 碳水化合物
35% × 1500 = 525 大卡
525 ÷ 4 = 131 克碳水
✅ 脂肪
25% × 1500 = 375 大卡
375 ÷ 9 ≈ 42 克脂肪
當中最困難的,其實是搞不清楚自己吃進去的食物,到底含有多少營養素?建議的方法如下:
買個簡單電子磅秤,把白飯、肉、菜分別秤重
搭配熱量 App(如 FatSecret、MyFitnessPal)輸入食材重量
➡️ App 會自動算出熱量與三大營養素,超方便!
以上方法,操作簡單又方便,非常適合剛開始記錄飲食的新手!如果不方便秤重,像是外食族或覺得麻煩的人,也可以直接拍照傳給營養師或健身教練,請他們幫忙判斷這餐還缺哪些營養素喔!
十、健身新手菜單ptt常見QA
Q1.健身多久練一次?
新手剛接觸健身可以採練一天休一天,或練一天休二天,等養成運動習慣後再慢慢增加頻率。
Q2.訓練部位該怎麼安排?
建議可以把大肌群(胸、背、腿)分開來練,練一休一的訓練日可以這樣安排:胸、休息、背、休息、肩膀、休息、腿、休息。手臂的部分,二頭的訓練可以穿插在練胸日,三頭的訓練可以穿插在練背日。
Q3.喝乳清會不會讓我變太壯?
乳清是用來補充蛋白質攝取不足,健身的人喝乳清是因為一天之中,要攝取大量的蛋白質,乳清是最便宜、快速、方便又不佔胃的蛋白質選擇,不是喝了乳清就可以變這麼壯,如果沒有配合訓練,喝乳清就是普通的攝取蛋白質而已。
Q4.一定要找健身教練嗎?能不能自己練?
健身初期不一定非得請教練,新手也能善用網路資源,自行規劃訓練。但若預算許可,專業教練能協助建立正確姿勢、提升效率並降低運動傷害風險,特別是在進階使用自由重量時,更能確保訓練安全與成效。
新手健身菜單該怎麼安排?營養師一對一諮詢,給你最完整的訓練計劃
看完本篇文章後,如果還有想要知道其他健身知識,該吃哪些食物,完整的訓練計劃該怎麼安排,或想知道背、肩等肌群跟怎麼練,歡迎詢問《豐傑生醫》營養師,免費為您一對一諮詢~

關於豐傑生醫
始於天然,真正有感
豐傑生醫是台灣MIT品牌,由專業營養師與研發師攜手打造,致力於研發天然植萃保健與保養品。我們堅持以品質安心 | 專業安心 | 購物安心 三大承諾,用心打造每一款產品,嚴選純淨配方,屏除433項不必要的添加物,以大自然的純淨力量,讓你在面對生活的變化與挑戰時,都能以最健康、自在的狀態迎接每一天。